2012年5月21日星期一

Twitter和新浪微博对胡锦涛访美的舆情比较

Twitter和新浪微博对胡锦涛访美的舆情比较

2011年1月18日开始,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赴美国开始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目前,正值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关键时刻,中美两国关系密切又错综复杂。不仅全球各大传统主流媒体对此次国事访问给予全程跟踪,在互联网舆论平台尤其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上,这项议题也备受瞩目。为此,我们以全球应用最为广泛、影响最大的微博Twitter,以及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新浪微博为例,分析胡锦涛总书记访美事件的网络舆情。具体包括:网民关注此事件的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有何特征?相关政府部门在管理社方式上有哪些应对措施?

六项议题备受关注

无论Twitter还是新浪微博,涉及到胡锦涛主席访美的相关议题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第一,  接受外媒采访。在赴美进行国事访问前夕,1月17日,胡锦涛主席在北京接受了美国《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联合书面采访,就中美关系和涉及双方利益的一系列问题做了回复。此项话题旋即在微博上掀起第一轮讨论高峰,尤其在新浪微博上,许多言论试图从胡锦涛主席的具体答复中解读中国政府对有关问题的基本态度,从而了解中国政府对此次国事访问如何"定调"。同时,部分媒体人士也通过微博表示胡锦涛赴美前接受《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专访,是公关上的一次进步。

第二,  中国国家宣传片。同样在1月17日,中国政府制作的《中国国家宣传片·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开始播出,这被认为是中国政府为胡锦涛主席访美之行的造势举措。从微博讨论来看,多数观点对于国家宣传片的传播效果持观望乃至负面态度。CNN电视台知名主持扎卡里亚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方面,中国高层官员多接受媒体采访会比播放形象宣传片更有效果。该报道经过部分舆论活跃人士(比如@hecaitou)的转发,在新浪微博上被广为引用。

例:@左志坚:虽然只是书面专访,但传播效果肯定比国家形象片好得多,而且还免费。如果针对WSJ(《华尔街日报》)和WP(《华盛顿邮报》)的回复有所区别,比如给WSJ回答金融问题,给WP回答外交问题,那传播效果会更好。

由于国家宣传片刚刚在纽约播出,视频内容在国内尚未全部披露,相信随着该宣传片在全球主要电视媒体的广泛传播,有关这个话题的讨论将持续发酵。

第三,经贸议题。胡锦涛主席此次访美之行,正值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处于缓慢复苏的煎熬之中。对于中国这个可望带动全球经济走出低迷的复苏引擎,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把关注点放在胡锦涛主席随行的庞大经贸代表团上,并认为经贸话题将是胡锦涛主席此次访美的核心议题。

关于经贸议题的讨论,Twitter和新浪微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区隔。在美国的Twitter网站上,西方各大主流媒体均通过其Twitter账户链接有关经贸领域双方合作的深度分析,但针对这些账户的网民互动和讨论并不热烈,话题也没有被进一步引向深入。而国内的新浪微博上,在竞相转发传统媒体相关报道同时,相当多的观点对于中美之间可能的大规模采购协议持复杂态度,提醒中国"小心钱包"的声音不绝于耳。近两年来,中国政府领导出行欧美国家,往往都有庞大的商贸采购协议,很多讨论认为以这种方式换取西方国家在其他议题上的支持的做法效果不彰。针对中美之间可能出现的大规模采购协议,这种观点在微博上再度盛行,并不令人意外。

例:@任志强 :是幸福还是杯具? //@王巍w:锦涛下西洋,弃舟拓云航。樯撸灰飞去,天朝慨而慷。@sheng_in_ny :中国正推动中国在两国元首于周三进行会晤时购买数百亿美元的美国飞机、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及牛肉,搭建双方的友好关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的此次会晤备受关注。在胡锦涛访美前夕,两国就访问行程进行了商讨,同时就采购协议进行了讨价还价。小心钱包!中国。

第四,  人民币升值。就在此次国事访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出历史新高。同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国会演讲和财政部部长盖特纳都再次敦促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美国众、参两院部分议员也声称将在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再度提出人民币升值议题。一系列的相关新闻报道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引发关注。但由于汇率问题比较具有专业性,而且这个议题被持续聚焦所引发的疲劳感,参与讨论的人士较少,因此较少出现情绪化语言。在Twitter上,有关人民币升值的讨论在中文Twitter圈子中几乎没有形成气候,在英文Twitter圈子中也主要是一些主流媒体账户链接转发的原创性报道,互动性强的即时讨论同样少见。

第五,  接待规格问题。胡锦涛主席此次赴美,是第八次"胡奥会",也是多年以后,中国国家领导人再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因此,接待规格问题在西方媒体和海外华文媒体中被广泛报道。这些报道中特别是中文报道,通过新浪微博用户的转发或直接改写,也引起较为热烈的讨论。但由于该话题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新浪微博的相关讨论显得中规中矩。相对而言,Twitter上对此话题的跟进显得活泼很多,但严肃性不足,情绪化表达比较多。

第六,  人权问题。人权问题历来是中美两国外交中绕不开的话题。在胡锦涛主席赴美之前,美国驻华使馆专门邀请中国部分活跃的博客人士(比如@hecaitou@huyong等)进行对话,该对话在Twitter和新浪微博上都有现场直播,其中有关中国人权和政治制度的谈话引起较多转发和评论。随后,奥巴马在华府接待有关中国人士讨论中国人权问题的报道也再度引起微博上的讨论。鉴于人权问题的敏感和特殊性,Twitter上有关此项议题的讨论无论在范畴和讨论强度上都强于新浪微博,相关言论较为激进,其中较多讨论呼吁奥巴马就人权问题继续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

三类讨论者的身份及特征

为理解新浪微博和Twitter用户对上述六个方面话题讨论所形成的舆情动态,有必要对参与这些话题讨论的用户身份做初步的梳理。为梳理之清晰、便利,我们将上述用户做三类区分:新浪微博用户;Twitter中文圈活跃分子以及英文Twitter用户。

首先,就新浪微博用户来说。由于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属于重大时政新闻,相关话题的发起者往往是两类账户,其一是部分传统媒体的新浪官方账户,其二即为对新闻源较为敏感的媒体行业人士或相近行业人士。就第一类账户而言,这些传统媒体主要包括一些市场化属性较为明显、对新的社会化媒体手段应用较为敏感的报纸杂志,其中以财经类杂志最为凸显(譬如@财新网、@财经网、@环球企业家等),而传统党报整体上显得非常沉寂。同时,传统媒体还包括少量华文外媒(譬如@FT中文网等)也较为活跃;就第二类账户而言,媒体记者、专栏作者、报刊评论员等在倡导明星制的新浪微博平台上,往往有着数以万计的"粉丝",他们一旦参与讨论,极容易在一段时间之内形成强势的话语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浪微博的用户中,目前有不少人在同时使用Twitter,这部分用户的观点往往更为尖锐。他们通过技术手段在两个微博平台之间建立关联,或者手动将Twitter上的部分言论转发到新浪微博上来,在没有触犯新浪审核机制的前提下,它们都能够获得更大的转发量和更多的传播机会。这种用户身份特征造成了新浪微博上一个较为显见的现象:诸如胡锦涛对美进行国事访问这种重大时政新闻,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方色彩浓厚的主流媒体为新闻源的讨论极少,这种反差对于舆论引导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就Twitter中文圈的活跃用户来说。根据某些Twitter第三方工具的非正式统计,以中文为表达语言的Twitter用户大约在20万以内,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大陆。由于Twitter目前从国内无法直接访问,Twitter中文圈的经常性用户数量远远少于注册人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小圈子"现象,极端、戏谑、嘲讽的口吻在有关胡锦涛主席访美的讨论中并不鲜见。事实上,在少量所谓"异议人士"的积极鼓动下,这种群体性言语极化现象在Twitter中文圈中一直存在。

第三,就Twitter英文圈的情况来看,胡锦涛访美的消息同样引起了较为广泛的传播。不同于Twitter中文圈的是,发布相关信息的英文用户多是西方主流媒体的官方Twitter账户。我们知道,包括报纸在内的西方传统媒体参与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实验已经有一段时间,几乎绝大多数有影响的媒体都拥有Twitter帐号,根据相关统计,截止到2010年8月,美国报纸共有387个 Twitter账号,这些帐号希望通过对新闻的分享、讨论来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和读者粘度。从有关胡锦涛主席访美的英文tweet来看,针对这些传统媒体账户的直接互动并不频繁。相反,白宫官方帐号@whitehouse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官方帐号@BarackObama发布的相关信息能够引起更为热烈的反响和回应。这反应了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人性化特征,传统媒体倘若仅仅将其视为扩大自身内容影响的平台,往往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社会化媒体管理的应对策略

总结到目前为止新浪微博和Twitter上关于胡锦涛访美之行的网络舆情,可以发现,两个微博客平台在关注议题和讨论参与者身份特征方面既有一定的想连相通之处,也在某些层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区隔。

从新浪微博看,由于技术手段使得在两个开放平台之间打通联系成为可能,新浪微博和Twitter上的议题存在相互融合和对接的趋势,舆论引导和管控的成本较高,而两个微博平台用户存在一定的重合现象更进一步加大了舆论引导的压力。从Twitter看,到目前为止,新浪微博和Twitter(主要是Twitter中文圈)的主体用户气质、特征还存在较大差异。相对来说,新浪微博的用户身份更为多样、复杂,因此对议题的讨论整体上较容易走向中性;而Twitter中文圈一直存在非常明显的"圈子化"问题,对大多数议题的讨论都容易走向极端,涉及到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议题时尤其突出。另一方面,语言的隔阂使得有关中国议题的英文或其他语言的讨论很难在中文用户中引起普遍的响应。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的新闻通过英语、日语等twitter强势语言有海量的发布,但是真正引起中文用户注意和跟进的几乎没有。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发现,网民通过国内外的微博客平台共同塑造的舆情态势对政府的有序管理形成较大压力。对于这种强调个人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的新型舆论平台,传统的管制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效。从有关胡锦涛访美这则重大时政新闻引发的讨论来看,政府部门尤其应该在三个方面做出相应的机制或策略调整:

第一,积极鼓励传统主流媒体介入微博平台,而非自我圈地。这里的主流媒体,指的是政府一直希望能做大做强话语权的党报党刊。目前,已经有少量实力雄厚的中央级和省级媒体集团在组建自己的微博平台,以期积极利用新媒体,把握引导舆论的主动性。但从现实运作来看,这些良好的愿望未必能够转化成期待中的效果。无论是Twitter还是国内的新浪微博,微博平台的发展趋势是走向统一而不是平台越来越零碎。对于传统党媒而言,与其花费巨大的金钱和精力去搭建自己的平台,不如主动参与到目前已经几乎占据垄断地位的商业性微博平台,在恪守党媒强调的社会效益的同时,积极把握新媒体平台上的"宣传主阵地"。前文提到,在新浪微博上,针对胡锦涛主席访美这一重大时政新闻,以新华社、人民日报为信源的讨论屈指可数,如果都不参与其中,舆论引导便无从谈起。

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可考虑直接参与到微博对话中来。政府部门参与微博现在已不鲜见。微博平台的便利性能为网民所用,也能为政府所用,在采集民意方面,微博一直有着非常高的效率,这方面甚至已经出现了一些精彩的"官民"微博互动。2010年6月3日广州警方微博直播枪击案就是非常经典的案例。但总体看来,目前官方使用微博更多的是将其作为另一种形式的新闻发布,而非真正沿循社会化媒体的特性,保持一种持续平等对话的姿态。我们知道,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个体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将人与媒体的关系实现从"信息中介"到"关系网络"的转换。从现实运作来看,部分曾经红火一时的政府部门微博帐号的更新频率甚至达不到一个月一次,其使用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 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从整体层面设计全新的舆论引导模式和媒体管理机制。以行政区域和国别为范畴的指令式舆论引导模式并不适应当今媒体发展的需要,这已经不是特别新鲜的看法。而在微博客平台兴起之后,这种态势显得更为紧迫。从目前来看,由美国互联网产业倡导的"开放式"技术理念已经在2010年席卷国内,无论是国内微博客领头羊新浪微博,还是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都已经将"开放"作为其技术开放的下一步方向。在"开放"理念的牵引下,以"堵"为特征的舆论管制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以我们知道的Twitter为例,到目前为止,虽然Twitter官方站点处于被封锁状态,但是由于其技术开放性,目前能够登陆Twitter的第三方客户端数量不可胜数。可以预见,随着Twitter影响力在国内的进一步扩张,将有更多的用户通过第三方客户端直接使用Twitter的服务。

来源:http://www.newmediastudy.org/?p=330

英媒:中国共产党高层的恐惧

《国际先驱论坛版》周一(21日)刊登一篇评论,题为"中国共产党高层的恐惧"。

在前苏联鼎盛时期,南斯拉夫党内异见人士米洛凡·吉拉斯(Milovan
Djilas)曾把共产党领导层称为"新阶级",该阶级的权力并非基于拥有财富,而是对于国家所有财富的控制。

文章引述了一个关于勃列日涅夫的传说,说他带着出身贫寒的母亲参观他的住所,向她展示他收藏的大量外国豪华车、富丽堂皇的别墅以及精品美食,然后问他的母亲有什么感想,他母亲回答:"一切都非常好,但万一布尔什维克回来了怎么办?"

现在关于中国太子党的类似故事却已经不是传说,从毛泽东到胡锦涛的几代共产党领导人的子女,现在对于中国的国家财富已经不仅仅是控制,还加上拥有。

为什么拥有财富对于中共领导人来说那么重要?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领导人把子女送到国外读书?确定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对中国的未来没有信心。

文章说,虽然3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持续放缓,还有许多对于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预测,但中国领导层对财富的拥有并不只是经济原因或贪婪,而是"政治对冲"。

把自己的财富转移到海外,让自己的子女到国外受教育,是中国统治阶层"新阶级"希望对冲政治危险的一种方法。根据中国自己的数据,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已有至少1200亿美元非法转移海外。

共产党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当年很有自信,因为他们不仅打赢了内战,把国民党赶到台湾岛上,还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严密的共产党统治体制,党牢牢掌控了军队。

但在60年之后的今天,除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还基本掌握在共产党中央手中之外,共产党高层的自信心却日益减弱,尽管目前党员人数已达8千万,但大多数人入党都是为了仕途,却不是理想。

现在中国各地每天都有大约500起反贪官的抗议示威活动发生,大多数被警方镇压了下去,但对于官员贪污国家资源和老百姓血汗钱的事实,最终会使所有目前忠诚于党和国家的公民醒悟,腐败已经到了统治阶级的高层。

文章说,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今年3月被免职,外界除了评论此案显示了中共高层权力斗争激烈之外,还因暴露出薄熙来家族的腐败,而引起公众对中国高层官员普遍贪腐的关注。

虽然北京当局尽最大努力消除因薄熙来事件引发的对中共的消极影响,但中国的"新阶级"成员仍然会担心,由于中共精英阶层贪腐现象的曝光,他们一定有"布尔什维克回来怎么办"的恐惧。
【摘自BBC中文网】

2011年6月27日星期一

(法广) 何清涟:艾未未事件最大作用是让西方社会放弃幻想

作者 艾娃

中国著名艺术家维权人士艾未未在北京机场被拘捕后,引发国际间对中国人权现状的关注。多个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通过外交途径与中国政府交涉,敦促中国当局停止任意拘押异议人士,但是都没有实时性的影响。六月二十二日晚,艾未未在被关押八十一天之后,中国当局却出人意料的让他交保释放,北京为何突然改变态度,获释后艾未未也与往常大胆直言的作风不同,对媒体保持沉默,令人关注,为此本台今天电话连线采访旅居美国的经济社会学者何清涟女士,请她谈谈对艾未未获释的看法。

法广:何女士,您好,北京突然改变态度将艾未未释放,您怎么看这件事?

何清涟:我觉得这只不过是中国政府重新启用当年和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套路---就是打人权牌。当初抓艾未未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一件事,我觉得北京还是仔细考量了艾未未的国际影响、和抓了艾未未以后,可能会有的国际反应,所以给艾未未预定的罪是一个可大可小、可轻可重的逃税罪。因为按照中国的法律,你补缴税款就可以不用判刑了,但他同时又为了搞臭艾未未,因为这次抓捕艾未未的目的,我觉得还不是要抓艾未未进去,判很重刑,他的目的是要打散艾未未的团队,消解艾未未的行动能力。所以他用的办法是将艾未未抓去,关几个月,同时也把他的团队成员抓了不少,关进去,然后用的是这么一个罪名,那么这个罪名,实际上,不是艾未未说在压力之下,同意补缴税款吗?那么他就被放出来了,但是还给将艾未未留了一个尾巴,这个尾巴就是说艾未未蓄意销毁会计凭证。销毁凭证,在法律上是要追究的事情,所以留了这么一个东西。

至于选择这个时间释放,我觉得有这样几个考虑:

第一呢,是过了所谓茉莉花革命的恐怖时期,就是对共产党来说没那么恐惧了,这是一点;

第二点,打散艾未未的团队、消减艾未未的行动能力,这个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第三个,我觉得有几个外交因素要考量,就是最近温家宝访问欧洲,为了欧洲之行顺利一点,需要有好的环境,不想面临很多欧洲记者询问艾未未的问题,这是其一;其二呢,在美国方面,今年它的外交关系也不算是很轻松,尽管中国已经多方表态:中国不会挑战美国,中国军队没有能力挑战美国、中国在近几十年内赶超美国是一个神话,这样的话已经说了很多遍,是通过戴秉国还有上将陈炳德,包括其他高层官员,不断的放出这个话来。

但是,最近还是发生了一件让中国政府很不爽的事,就是从2004年以来,在美国陆续上市的三百六十多家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已经成了财务欺诈的同义词,已经有几十家被停牌,一百三十多家被禁止交易,剩下的这些,据路透社消息,中国有关方面和这些公司正在想办法,不要受到这一百几十家的波及,希望还能够在美国继续生存下去;这些都是需要和美国这边好好谈的问题。

所以从中国政府方面来说,需要构建一个相对宽松和缓一点的对外环境,那么打人字牌,他就想出这一招。因为以以往的经验,在克林顿时期,是每一次一紧张,就放一、两个异见人士,反正中国异见人士多,中国政府抓一下成本也不大,然后用来和西方讨价还价;后来是到布什政府时期,布什政府看穿这个把戏,不玩了,所以没有继续下去。这次艾未未抓了以后,引起这么大的国际反应,共产党就想出一个办法,这张牌可以在欧洲要这样,在美国又要求另外一种利益的,他就一牌多用,所以我觉得这次他就放了艾未未。

法广:以您来看,中国放艾未未还是打人权牌,主要跟经济利益有关?

何清涟:我觉得艾未未的事情是这样的:在国内呢,他是延续江泽民时代,政治问题非政治化来处理的手法,明明是因为持有批评政府的声音,但是非得说你犯了什么刑事罪,给你栽赃,什么生活作风、经济问题啦,这是共产党惯用的手法,对外是打人权牌。

法广:艾未未出来之后,和以往大胆直言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对媒体保持沉默,您怎么看?

何清涟:我觉得这个事情,只要对中国的监狱、司法制度有所了解,就应该理解。因为中国政府这些年来,根据他对高智晟、对法轮功的迫害,对已有的异议人士的迫害,根据透露出来的信息,几乎是越来越挑战人的精神承受底线、挑战人的肉体承受极限,几乎是闻所未闻的酷刑,国际社会都无法面对,就是很多人听了之后都不敢相信,但是确实是这样的;所以,艾未未暂时保持沉默,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艾未未毕竟不是神,他只是一个人,我想大家也会理解,作为人,他已经做了很多很多,这一点他过去也讲说过。希望十三亿中国人,每个人都承担自己的一份,这样他就可以不承受那么多。他跟记者也说过,记者也问他怕不怕?他说当然怕。我觉得他讲怕也不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而是人的正常反应。在那个专制之下,说真的,我们都曾生活在恐惧中。就像我的话,曾生活在两年多,被日日夜夜监控的恐惧之中。非常理解他这种暂时沉默的考虑。因为对于他来说,过去这几个月,也是一场在生死边缘的考验,虽然说他知道自己可能不会死,他至少承受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

所以我觉得网上有些人也说的比较好。因为最近大家讨论的这个问题讨论的比较多,有人已经说过了:只要艾未未不说在监狱里受到人道待遇,管教对我非常善良、友好,中国是人性化的监狱,不说这些令人恶心的假话,他说艾未未保持沉默,不说什么,都可以理解。我觉得这也是网友根据过去一些人的表现,所设的一个底线。

我觉得这次艾未未事件最大的作用,就是让西方社会放弃了幻想,因为西方社会,对与那些正面挑战中国政府异议人士,他们可能是另外一种看法。但是他们比较欣赏艾未未,因为西方人性格中间有幽默的一面,用比较另类,用行为艺术的方式挑战中国政权,这种事情在西方经常发生的,比如用漫画丑化领导人,用调侃的语气批评政府,这是西方常常做的,大家一笑了之,没有人把它当回事,但是只有中国居然最后兴师动众,将艾未未折腾进监狱,折磨了这么久。所以他们才发现,中国政府不像他们想象的,这些年有所改变,还是那么专制,用各种手法剥夺本国人民人权,仍然是无所不用其极。

http://www.chinese.rfi.fr/%E4%B8%AD%E5%9B%BD/20110626-%E4%BD%95%E6%B8%85%E6%B6%9F%EF%BC%9A%E8%89%BE%E6%9C%AA%E6%9C%AA%E4%BA%8B%E4%BB%B6%E6%9C%80%E5%A4%A7%E4%BD%9C%E7%94%A8%E6%98%AF%E8%AE%A9%E8%A5%BF%E6%96%B9%E7%A4%BE%E4%BC%9A%E6%94%BE%E5%BC%83%E5%B9%BB%E6%83%B3

2011年6月17日星期五

韩少功谈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

    近日(2006年),韩少功接受美国《纽约时报》、法国《世界报》等媒体电话采访,谈对高行健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
  高行健从八十年代起活跃于中国大陆文坛,九十年代主要在法国从事戏剧的写作和导演活动,可能不为中国年轻一辈读者了解。他是一位有成就的剧作家、小说家、文艺理论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值得我们祝贺。第一个要主要用中文写作的作家获诺贝尔奖,也表明中文写作正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有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是一件好事。
  当然,文学评奖不是体育比赛,获诺贝尔奖并不相当于拿世界冠军,其他评奖机构完全可以作出另外的选择和评价,但这并不妨碍高行健的创作值得用授奖的方式给予鼓励。
  像大多数评奖一样,评定诺贝尔奖历来都难免政治因素介入其中。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从事改革和建设,不需要从任何机构领取政治指令。但人们即便不赞成诺贝尔奖所体现的政治倾向,也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政治废文学。连周作人的作品眼下在中国都大量印刷发行并广受好评,为什么一个高行健就不可以接受呢?很多政治倾向与中国主流标准不符的外国作家在获得诺贝尔奖或其它奖以后,都在中国受到普遍的推介和尊敬,为什么一个同胞、一个华裔作家反而就不能受到同等的宽容和善待?
  高行健的文学创作获诺贝尔奖或其它奖都值得我们大家高兴。

2011年6月3日星期五

作为一个XX地方的人 常被人问道……

小明同学问:

作为一个西安人,被无数次问过:"在西安是不是很少有古董店?"我都说:"擦 一个农囗民随便在地里挖 都能挖出来古董!!!!!!!!"

作为一个甘肃人,被无数次问过:"甘肃是不是都是沙漠?" 我都说"啊是呢,我们家房子每天都在流沙中移动位置,每天出门带gps"

作为一个北囗京人

被无数次问过:你们这是不是是个人就能考上清华北大。我都说,是啊,北大保安都是北大的学生

作为一个青岛人 我给他们介绍海水浴场的"鲨鱼网"也就是防鲨网的时候 他们总会问 是不是真的有鲨鱼过来 能防住么

我总是淡定的说 只要你别带着血游进去就没事

要是真来一条 我们青岛人就要列队欢迎了

作为一个南京人

总是被问:你们南京人是不都特别恨日本人,是不是都不用日货,在你们南京公开讨论日本是不是会被打?

我总是说:是,我们每个南京人家里其实都藏有一具日本人的尸体。。。。

作为兰州人,经常有人在上网聊天的时候会问我,你们是不是骑着骆驼上学啊?

我总是说,是啊 ,我们这都是沙漠没有路的

然后他们追问,那是不是也没有电啊?

我会在电脑前问候他们全囗家以后在电脑上打:是啊,没有电哦,我这会用的都是风力发电的电脑—–

作为一个重庆人

总是被问:你们重庆吃的东西是不是每一样都有很多辣椒。

俺答曰:是,每一样东西都有很多辣椒,连TT里面都有辣椒。

作为一个山东人

总是被问:你们那里是不是整天吃煎饼卷大葱。

俺回答:嗯,地里种的全是大葱,一个大葱跟大梁似的~

为 一个山西人,被人无数次问过"你们那儿的人是不是都特别爱吃醋?"
问完还一脸娇羞的地解释:"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啊~~~"我通常会直接忽略后边这句诚肯地说:"我们山西人爱吃面啊!!吃面一定要就醋啊!!!"心情好
的时候还会扯:"我们那儿醋是黑色的哟~"然后问我问题的姐(哥)们就又娇羞了!!!是有多娇羞啊???

作为一个贵州人,被人无数次的问到

你们那儿是不是还没有解囗放啊?

我就说,是啊是啊,我们经常去遵义会囗议遗址去求政府解救贵州人民

作为一个内蒙人,被无数次的问过:"你们那到底解囗放没?"

我说:"等等,一会儿我杀完这波土囗匪再来回答你的问题。"

作为一个广东人

总是被问:你们广东人是不是特别喜欢吃狗肉猫肉什么都吃?

我总是会说:是的,我们天生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走的除了人,水里游的除了轮船和潜艇,什么多吃……

作为一个苏州人

总是被问:你们苏州人是不是都会唱昆曲?

我总会是说:是的,我们那边家家是演艺世家!!人人是去曲艺大师!!!!!!

作为一个研究生

我总是被问:你们研究生是不是都是书呆子啊。我总是会说:是的,我们研究生个个都是人际关系障碍者。做事眼高手低看不起学历低的,只会啃老,做梦毕业找个甩着两手拿钱的好工作。

作为一个研究生

总是被问:你们是不是每天都很闲的,只要帮导师找材料整理东西就有钱拿?是不是随便抄一下就可以发表论文搞学术?

我总是说:是的是的,我们都是烟酒生。

作为山西人,我总被问你们家那是不是煤多得不得了?人人都是煤老板阿?

我回答:是阿,你可不知道,别家小孩从小用塑料铲玩具车玩沙子,我们那小孩也玩,挖的是煤矿!我们那木有砖头,盖房子都用煤块。孩子上学都用拉煤火车送,不知谁家孩子用宝马接送,出名了,记者来采访,家长吊着心酸窘迫混着煤渣的泪说:俺家买不起火车,孩子你受苦了。

作为一个海南人,经常被人问你们那是不是出到只能坐船。。。

我很淡定的回答,对啊,有时候很危险,风浪大的时候会被海浪打到台囗湾岛,菲律宾,┐┐88的岛,很危险的。

作为一个四川人经常被问到

你们四川男的是不是很矮啊 女的是不是特别彪悍啊

我想说 是啊 是啊 我们这儿男的全不过2米 女的都是牛哄哄的彪悍嫂

让您贱笑了

作为一个长沙人,总是被问:"哇,你们那个湖南卫视啊… 你是不是去看过现场啊?有没有看那个快乐大本营啊?还有那个汪涵啊…"

我总是会说:"是啊,我捏过汪涵的脸,抱过何炅的腿,掐过谢娜的手,摸过欧弟的头,甚至还牵过达达小朋友的小小手…"

作为一个东北人,经常被人问你们那黑社囗会是不是很多?

我很淡定的说:对啊 我们那有事都给大哥打电囗话 ,110都是摆设。两个人走对脸一个眼神不对拔刀就开砍,我们那的民风是能动手尽量不说话

作为一个南昌人 经常被问 南昌是哪里 你们那里的人都喜欢天天吃粉吗?

我擦~ 南昌在中国! 是的我们爱吃粉! 我们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吃!

作为一个云南人,经常被问:你们那边是不是经常杀人啊?看不惯就砍一刀?

我回答:是的,前天我们寨子里一个老人随便骂了句脏话,被俩小年轻追出来砍了三十几刀,万幸,死了!!!!!!!!!!!!!!!!!!!!!!!!

还问,你们是不是高考加分挺多的?

我回答:加分?我们都不高考的,比赛骑马,谁跑的快谁上大学,第一名上北大清华,我考得差,就被分到你们这儿来了

作为一个内蒙人 我被无数人问过 你是不是天天睡蒙古包 我都说对啊而且每个人都会马头琴大家都骑马上学

作为一个呼伦贝尔儿.经常被人问起.

你们是不是都骑马

一般我都回答

对啊 我从小上学都骑马 有时候我爸出去放羊 我只能骑牛上学 要早起

就算现在回去 也都是下了飞机和火车再转骑马的

作为一个成都人

被人问过无数次:成都是不是有很多大熊猫啊

我说:对啊,成都这都不允许养狗的 只能养熊猫。傍晚你看见春熙路上一群人牵着大大小小的熊猫到处挪动

作为一个重庆人

总是被问:你们重庆吃的东西是不是每一样都有很多辣椒。

俺答曰:是,每一样东西都有很多辣椒,连TT里面都有辣椒。

回复————————–

朋友曾经去海南,当地饭馆听说是重庆的团,于是在每个菜上面浇老一层豆瓣,包括芙蓉蛋。。。。

作为一个河北人,常被人问:你们河北是不是管北囗京啊?

我说,是,华盛顿也归河北管。

作为一个东北人,被问无数次:你会不会说相声?你肯定会扭秧歌!

我说是的我说相声的时候老管不住自己一边蹦跶一边甩手绢儿

作为一个东北人,我常被批囗评:你长得这么白不像东北的

我都回答:我在东北的时候从来不认为自己长得白因为我在我们那算长得黑的。

作为一个丹东人

被人无数次的问:你们离朝囗鲜那么近,有个一步跨能跨到朝鲜吧

我说:是啊,去一步跨蹦一下再蹦回来我就出国回来了,还不用签证护照,一袋大米换个朝鲜姑娘

为一个温州人,被人无数次问过"你们那边的人是不是特有钱?"

我说"嗯哪,我们那边连收废品的都是开着保时捷去收的。"

做为一个武汉的

都问 你们那女孩是不是都挺会骂人啊

我的回答是 是阿 每天都麻痹来麻痹去的…

作为一个四川的

都问:你们是不是吃饭每个菜都挺麻辣的呀

我说,我们顿顿饭都是辣椒炒花椒,花椒拌辣椒!!!

作为一个河南人经常被人问

你们那儿骗子很多吧

我说 大概是吧,你真囗相信我是河南的吗?

为一个新囗疆人,被人无数次问过"你们那边是不是骑马去上学?"

我说"yes,我们那里没有车位只有马位。马位,即停马位,英文horse parking place,指停马的地方,包括露天场所及室内场所。
马位按收费可以分为两种,免囗费马费和付费马位。

许多人员流动大、商业往来频繁的地方都会设有地上、地下的立体停马场以节省空间"

作为一个安徽人 总是被问 你们是不是都那么坏!!!

我说是的 我们都很坏~~~

作为一个杭州人,我总是被问到:你们是不是平常没事就在西湖边闲逛啊。各种逛。

我一般回答,是的,我们还在里面游泳呢。各种游泳。

还有就是:你看看你们杭州人,在西湖边随便开一家店不就有钱了么。

我一般回答:是的,可是杭州政囗府不让我开,不然我现在身价过亿了。

作为一个青海人,无数次的被问:你们那是不是都骑狼上学?

我只能无奈的回答:没办法..只有狼骑,没准路上遇到藏羚羊还能弄回去当晚饭..

作为一个中国人

总是被问

你们那里的人是不是都会武功

作为一个北京人,

总是被问

你怎么说话没有北囗京口音阿?

我总是说:你大囗爷!

作为一个福建人,总是被问到,你们不是能看到台湾啊?

我说,对,我们开门面对就是台囗湾海峡,我们出门不坐车,全坐船。

作为一个湖北人,表示神马都米有被问过

作为一个和德国人打交道的外语学生,

总是被问到:你们是不是有幸囗运曲奇(德国中餐馆卖的据说吃到里面有硬币就是幸囗运的饼干),你们是不是都会太极,你们是不是神马都被禁止了?

我总是说:幸囗运曲奇神马的都是浮云,太极神马的保安都会,禁止?没听说innernet嘛?

有些时候老外的理解力绝对的orz……

作为一个无锡人

经常被人问:你们无锡在神马地方 肿膜从来沒听说过有无锡这么个地方?

我回答:是啊 俺们无锡穷的叮当响 GDP 综合排名神马的全国倒数第三。俺们无锡就是长三角最中间那个污点~

作为一个武汉囗人,

无数次的被问你们那是不是每顿都吃热干面? 是不是热干面都有大拇指粗?

我说,是啊,还有腰粗的热干面

有时候被问你们那有出租车么,有公交车么,没有地铁吧没有轻轨吧,都是小平房吧,武昌改革开放没有哇?

我说,我们武汉囗人囗民还生活在水深火囗热中…

作为一个河南人,经常会被问到:你们那边是不是骗子很多啊?

是的,我们从生下来就得忽悠护囗士,否则都见不着亲妈

大街上除了交通信号灯什么都不能信,任何一个路人都可能是人贩子。随便跟买菜的小贩搭句话都能被讹走三千五千的。周末大家没事都出来比赛骗人,看谁被骗得光屁囗股跑回家。

作为一个西安人 经常被问到 你们那里是不是有遍地都是古物

我回答 是啊 你随便在地上捡个砖就是秦代的 捡个瓦就是汉代的

我们都不稀罕捡

作为一个广西人经常被问,你们那是不是山区都特别危险?

我说,是,晚上我们要背着驳壳枪围在一起燃篝火。

被问,你们那怎么受教育怎么高考怎么上大学?

我说,我们高考就是打靶,清华北大各种靶,打到哪个上哪个。

作为一个长沙人,常被问到是不是天天去快乐大本营现场啊, 我回答 是啊 而且台里的盒饭越来越难吃了啊

作为天津人,常被问你们是不是都特别爱狗不理包子

我就说是啊, 我们这女的丰胸都不垫硅胶直接往里面塞包子的。。。手囗感好~

作为一个江西人,时常会有人问我 "你们那是不是很多竹子啊?"

我回答说:"是啊.我们那都没有草地,都是在竹子上踢足球."

作为一个上海人

总是被问;你们那男的是不是都特娘们啊?

我回答:是啊。天天下了班要买菜烧饭还要给老婆洗内囗裤。

作为一个云南人经常被问,你们骑过大象吗,我说,恩哪,街上有大象出租车。 后来这崽子来云南玩还问,大象出租车在哪里。。。"

作为一个安徽人,经常被问,唉,你们安徽是不是好多当保姆的?

我说,是滴,我想当保姆都当不上,只好来上大学了。

转自:http://zhoudong1110.wordpress.com/